令人大呼过瘾的网络玄幻小说指引不了我们奋斗的人生
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学办主管 刘望秀
“老师,能先借我2万元么?我想去割个双眼皮,垫一下鼻子,或者您帮我介绍一个结婚对象,只要经济条件好,其他的都不重要。希望老师能帮我个忙,给我开个外挂。”
我正在酝酿着找这个同学好好谈谈,手机上又来了一条信息。
“老师,求给个‘金手指’,上次那个捐资百万奖学金的、来我们学院做讲座的杰出校友应××,××投资的合伙人,帮我推荐一下,我想毕业后直接跟着他闯荡资本市场。”
开挂,或曰开外挂,原指某些人利用电脑技术专门针对电脑游戏进行一些修改后,达到充分有利于自己玩游戏的作弊程序。金手指(connecting finger)原本是电脑硬件,负责传递所有的信号,如:内存条上与内存插槽之间、显卡与显卡插槽等。
当下,“开挂”、“金手指”是网络玄幻小说不可或缺的元素类型,是作家赋予主角的特殊能力,也是主角鹤立鸡群的关键所在,指主角通过一些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概率极低的际遇,获得跟普通人相比的绝对优势。
似乎,这两位学生深谙玄幻小说的奋斗范式。
玄幻小说“开挂式”地占据我们的阅读
英国语言学家托尔金(John Ronald Rewel Tolkien)在提出“第二世界”创作概念时指出:第一世界是神创造的世界,即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而人不满足于第一世界的束缚,他们利用神给与的一种称为“准创造”的权利,用幻想去创造一个想象的世界,即第二世界。
这个现实世界无法与之接近的第二世界,拥有独自的宇宙封闭空间,彻底摆脱了日常逻辑和经验的统辖,这里没有我们的入口,除了玄幻小说作者奇幻的文字。
一旦穿上作者的奇幻文字这一“阿凡达的躯壳”,飞越到遥远的 “第二世界”,我们就可以穿越到一个打怪、夺宝、收美的“潘多拉星球”,乐不思蜀;走上一条变强、再变强、变得最强,然后更强的“不归路”,欲罢不能。
中国玄幻小说发展快速的这些年,我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心态也跟着迅速变化,网络玄幻小说已经聚集了庞大的读者群体,此时此刻已经无法再粗暴地将其归类为“非主流”。此类作品点击率动辄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其繁盛程度令整个文坛为之惊叹。读者的热捧使得玄幻作品迅速被书商认作点金石,商业网站更是通过各种统计数据和物质奖励来激励作品的更新 ,一天1万字甚至2万字的写作速度现在都只能算入门级。拥有“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的阅文集团在香港上市当天,股价暴涨63.64%。网文作者版税超过1000万的就多达15位。
玄幻小说困住我们的“结界”何在
热衷于玄幻小说的同学告诉我,开寝室灯时会想用“火魔法”,洗脸时想凝聚水元素,等地铁时会出现自己有空间魔法的幻想,去名山旅游时想寻找传说中的秘籍,偶遇修真者……
中毒匪浅,是么?那么,玄幻小说的魔力何在?
我们内心都有“屌丝逆袭”的幻想。很多玄幻小说的主角,在故事开始,通常是平常无奇的,他们的命运里都安排了顿悟,或打通任督二脉,或得到天造神器,于是开启开挂之路。
我们对“套路三联”大多没有抵抗力。养神兽、斩恶龙、练神功、收美女,开启通天之路,破解惊天大阴谋。变强、再变强、变得最强,然后更强的升级过程,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不断超越强大的存在,在虚幻中我们能实现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一切。
我们内心都有个远大报复叫“替天行道”。路见不平,根本不用 “一声吼”,直接拔刀。一顶两?一个打三?太LOW了,直接1对500,看到主角横扫千军,爽;看到主角除恶扬善,爽;看到各种PK决斗,爽!
玄幻小说对我们奋斗的“反噬”
1.奋斗无方则“佛”
随着《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刷遍朋友圈,“佛系”运营而生,一时间,“佛系青年”、“佛系考试”、“佛系比赛”成了流行热词,归纳而言,佛系的主要特征为“不争不抢,不求输赢,有无均可”,其实质不过是青年群体消极遁世的新网络词罢了。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青年为何“佛系”起来,与玄幻小说不无关系。
玄幻小说主人公的奋斗动机是被动的。以赛亚·柏林曾将自由分为“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前者指个体不受别人干涉地做他有能力做的事的自由,是“免于做”……的自由,而后者指的是有意识地“去做……”的自由。为了使主角的行为合法化、道德化,玄幻小说的主角多数是“消极自由”的捍卫者,他们修炼之路的起点往往是出于自我保护,对于成为“最强”是没有主观意愿的,他们不会将主观欲望向外突进。后续的不断修炼和与外界的不断争斗是不得已为之,受某种“宿命”的影响和不可控的外力被历史性地选中,才被推到浪尖潮头。收获各种“金手指”是因为运气使然,而非主角主观追寻的。
小说这样的奋斗基调的设定,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大学生而言,面对学业和社会压力,在没有积累足够应对的奋斗方法,没有探寻出适合自身奋斗的路径之前,选择“佛系”是一种很安全的选择。但久而久之,佛系青年的精神世界势必日益空洞,将理想信念视为庸俗的贪欲。
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同龄人面前不敢表达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奋斗过程,成绩考得好要归因于自己运气好,去参加竞赛是“老师叫我去的”,去台上表演是“同学们推着我去的”。
2.奋斗乏能则“废”
“废柴”一词来源于粤语,与“废材”、“草包”同义,《废柴兄弟》等网络剧的热播,让我们熟知了“废柴”,多指没有背景、郁郁不得志、无所作为的青年。好端端的有为青年,为何自嘲“废柴”?
玄幻小说的主角们大多是平凡之人,底层青年,即便其中有“祖上阔过的”,也早已家道中落。更重要的是,“凡人”更指向其极为普通的“修炼资质”。所谓“修炼资质”一般与个人的心智、心性关系不大,主要是修炼者对天地自然的感受力与亲和力。它们基本上来源于先天与遗传(所谓“血脉”说和“灵根”说),不受主观努力影响。即便与这些“凡人流”不同的另一类玄幻小说的主人公出身显赫,但一般在小说的开头,总有一段由于种种原因成为“废柴”,无法修炼或修炼突然停滞不前。
心理学告诉我们如果双方都处于弱势的一方,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惺惺相惜的投射同理心,既然最喜欢的主角是这个样子,自己“废柴”就“废柴”吧。对于还没有为自己的奋斗储备足够势能的青年学生,这种惺惺相惜的同理心会让我们同学安于自己的现状。
玄幻小说中破解困境的秘钥就是连连奇遇,获得强大法宝,逃不出开外挂,金手指等套路,这带有明显不劳而获的暗示。当面对压力、困难时,小说提供的应对方式不是从主观努力解决,而是幻想发现神秘洞穴,获得奇异宝物,偶遇隐居高手。这也不难理解有很多同学热衷于各种考研秘籍,复试宝典,公务员“保过班”了。
3.奋斗遇挫则“丧”
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曾以狗为样本做实验,第一组小狗在通电后,就直接跳出箱子以免受电击的痛苦。第二组小狗在通电后,由于被捆绑住了,跳不出去。一周后,第一组狗在通电后仍然采取行动,直接跳过去。而第二组小狗已经无任何的逃脱行为。它痛苦地躺在地上,甚至把捆绑的绳索取掉以后,小狗依旧没有逃脱行为。第二组小狗的这种状态被命名为“习得性无助”。
与“习得性无助”的体验如出一辙的是当下在我们周围出现的“丧”状态,反复地经受失败,悲观、绝望,失去目标和希望,陷入颓废和绝望的泥沼而难以自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大,房价上涨,城市资源高度集中,上升渠道日渐狭窄,使得我们快速成为“小资”、“中产”的个人奋斗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破碎了,现实世界奋斗的挫折催生了在玄幻世界奋斗的沉迷。
在玄幻小说里,遇到任何挫折,我们所要做的都很简单,只需走到悬崖边,整理整理衣襟,优雅地跳下去即可,悬崖下面永远有个神秘的山洞或者有个白胡子老爷爷在等着我们,数日之后,即可脱胎换骨,任何问题迎刃而解。
问题的关键是,玄幻世界的白日梦式的奋斗实现方式会放大现实世界的奋斗挫折,既然现实的奋斗那么费劲,那就这样吧,那就算了吧,那就这么“葛优躺”着吧。
新时代奋斗青年不应由玄幻小说来指引
华为的成功,是个典型的逆袭,从价值链的最低端做起,利用价格获得优势,然后奋力向上攀升,它的崛起,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为“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有人分析说,在高科技行业,由于产业遵循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将翻一番——技术的保鲜期大大缩短。作为后发者,华为追赶的秘诀无他,异于玄幻小说中的“开挂”、“金手指”和各种奇遇,唯有:“比别人付出更多”。
“奋斗”是华为的IP,崇尚“狼性文化”的华为试图一直让员工保持着奔跑的姿势。1997年,华为让所有市场部职员全体辞职再竞岗,2007年,发动7000员工先辞职再竞岗,2010年,让员工选择做“奋斗者”还是“劳动者”。芭蕾舞演员的一只畸形脚的画面,是华为的广告,意为伟大都是通过这样的艰苦奋斗熬出来的。一架二战中被打得像筛子一样、浑身弹孔累累的伊尔2飞机,依然坚持飞行,华为觉得很像他们公司的情况。
《狼图腾》一书写到:“只有最精的黄羊,才舍得身子底下焐热的热气,舍弃肚子底下的温暖,换得逃跑时的速度,赢得活下去的一线生机。不论是黄羊还是人,都要学会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不肯舍弃自己的舒适,不看放弃现在的,就会失去将来的。”从今天起,就离开玄幻小说这个“舒适区”,对网络玄幻小说的正确打开方式应是:暂时的抚慰,而非永远的逃避。
古语云:“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任何事业的奋斗,唯一方法就是实干、实干、再实干。即便真的有捷径,那也一定是“勤为径”,即便天上真有馅饼掉下来,那也一定是准备好了箩筐的人。从今天起,厘清玄幻与现实,不让青春的奋斗一次又一次地在虚拟的“第二世界”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