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优秀网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里展示 > 正文

【优秀网文选登】浙江省首届辅导员网文大赛二等奖作品:如何成为卓越的高校辅导员

如何成为卓越的高校辅导员

陈海峰(浙江师范大学)

最近在读一本书,美国学者肯·贝恩著的《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第二版)》。书中总结了大到教学实践中的7条普遍规律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小到备课所需的13个提示性问题、温情语言等课堂教学技巧。

从一名师范生到广西支教志愿者,再到高校辅导员,我也在不断思考这些问题。谁都不能否认,高校辅导员也是大学教师,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追求卓越?

 

第一,大情怀: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实现价值引领。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文史是根柢,所以习总书记要倡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他说:“抛弃传统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有学生发来短信说:“老师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感动之余,我在思考,情怀来自于哪里?作为人文学院的辅导员,情怀来源于文史专业根本,来源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具体而言,一方面,依托学院专业优势,凸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养感召;另一方面,通过阿西剧社、红楼梦研究学会、砚边艺社、文史协会、汉服社等学生社团,结合丰富多彩的二三课堂、学科知识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如中华经典诗文朗诵竞赛、汉字听写大赛、“开心学国学”知识竞赛等,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

而对于辅导员自身来说,情怀意味着什么?情怀意味着能够拥有对文史及文史以外的学科知识的理解与包容,能够拥有学识修养、意志品格、情感文化等方面的涵养与修为。换句话说,就是要在辅导员工作中不放弃、不抛弃自身的专业背景,在日常事务工作之余,坚持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培育文史专业思维与视野,培育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

 

第二,大视野:全员育人格局中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育人”或者说“学生的发展”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书育人一直以来就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时时、处处、人人的育人,这就是“全员育人”或“协同育人”的理念。毫无疑问,辅导员是“全员育人”的主体之一,也应该成为各育人主体之间的纽带。

我庆幸,我和我身边的辅导员们一直在坚持做一项工作,就是整合各方资源开展育人工作,联合专业教师、行政人员和辅导员,打通校内外资源,扮演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角色,致力于打造“辅导员+国学”、“辅导员+师范技能”、“辅导员+演讲辩论”、“辅导员+读书会”、“辅导员+形象礼仪”等发展模式,形成“大思政”格局和“融”文化,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都说辅导员是“十项全能”,十八般武器,须样样精通。我也曾经历上午跑保卫处、下午跑心理咨询中心,一会儿充当侦探,一会儿充当心理咨询师的情况。对于辅导员个人来讲,全员育人格局要求我们,在事务性工作的同时,个性特长不但不能丢,也不该丢,反而应该成为促进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的突破口。

 

第三,大智慧:在“求实、求精、求活”的工作思路中走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

六载春秋,两届学生。一路走来,“求实”、“求精”、“求活”一直是最为朴实的工作思路。心理咨询、党团建设、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教学即研究”,辅导员工作也是“教学”,也是“研究”,更要抱定教学研究的心态。

就指导学生组织而管窥一二,“求实”就是要求学生干部“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干部的首要标准,也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人文学院培育出3位浙江省“十佳大学生”和一批优秀的学生骨干;“求精”就是“精简、精致、精品”,要求我们组织策划的活动用心用情、精益求精,逐渐使之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求活”就是在工作中要有胆略与眼光,学会打通思路,整合力量,开拓创新。

学生组织如此,辅导员发展也是如此。首先,实实在在是根本。其次,在繁忙的日常事务工作中学会“跳出来”,打造一个“专注而精致”的自己。也许我们成不了学者,但至少我们可以通过长期的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再次,拥有“情怀”与“视野”本身就是一种“活”,因为执着而“活”,因为青春而“活”。

 

怎样才算“卓越”?教师的卓越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在《校园文化与自我修养》的讨论中,我说:“其实我就想默默地陪伴在你们的身边,军训场上陪你们一起站军姿,实习课堂陪你们一起听课,毕业典礼陪你们一起和校长拥抱……荣辱与共,朝夕相处,简简单单,踏踏实实,那般充实而满足。”而当我的学生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的时候,这才是我真正的“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