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浙里展示 > 辅导员工作案例 > 正文

第二届浙江省高校辅导员优秀案例评选一等奖作品:电子媒介背景下高校课堂手机的进与禁

电子媒介背景下高校课堂手机的进与禁

案例概述与本质

晚上11点,一篇名为《跟我去收缴校长的手机》的文章在学生朋友圈疯转,号召全校同学在上班时间去学校行政楼“收缴”校领导和老师的手机,字里行间充满戏谑,言辞也甚是激烈。事件起因是学校拟推行“无手机课堂”,试点是我所带的A班级。学生在不了解“无手机课堂”的背景及具体实施方案的情况下误以为学校将强制不让学生带手机上课,认为“无手机课堂”是新的形式主义,限制了个人自由,侵犯了自己的权利。

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6.3%。然而,在全民手机上网时代,高校课堂上“手机党”占据了统治地位,“低头族”成为了“最大的民族”,课堂效果在电子媒介环境下占主导地位的视觉文化面前大打折扣。我们所顾虑的正如尼尔波兹曼所说的:“人们会渐渐爱上电子媒介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我们所担心的正如赫胥黎所预言的:“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恰恰是我们热爱的东西。”


案例分析与处理

本案例是班级管理中有关推行学风建设新举措的问题,同时交织了对新举措不利的网络突发舆情,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及时有效引导好网络舆论,避免产生次生舆情,二是应用多种综合方法在一定时间内推行学风建设新举措即实施“无手机”课堂。

一、 案例成因分析

1.电子媒介在学生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了强势地位

网络借助手机这一移动终端,凭借小小一个视窗,深切地改变和控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电子媒介占据了大学生的文化中心位置,手机也成为这些“大小孩”的“超级玩具”,一投足,可以来回穿梭于不同的时空,一动手,就能放眼天下。实行“无手机课堂”如同夺走了他们的玩具,学生自然会有焦虑、愤怒和拒绝,这也正是案例中有些学生极力反对推行“无手机课堂”的原因。

2.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助推校园网络突发事件

电子媒介传播的显著特点是快速地传播大量没有“语境”的信息,信息与其产生的背景被分离开,这使得信息接收者不了解信息的来源。本案例中,班级管理事务在短短几个小时就反映在网络上,学生在不了解学校实行“无手机课堂”的具体方案,在网上只能被片面的舆论带着走。 在快速传播的海量的电子信息中,新、奇、异、趣成为衡量信息的价值标准。案例中学生转发文章也是运用了此种手法抓取学生的眼球,这也正是网络舆论能唤起广大学生“共鸣”的原因所在。

3.电子媒介的娱乐超级意识形态冲击着课堂教学

40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还显示,在排名前十的网络应用中,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分别排第四、第五、第七和第八位。电子媒介的娱乐化趋势使大学生的目光从书本世界转向了荧屏世界,理性的、正规和严肃的课堂教学在五光十色的虚拟世界面前变得索然无味,高校教育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性都受到了娱乐文化的挑战。这正是这也正是学校推行“无手机课堂”的背景。

二、案例处理

针对线上网络舆情的引导问题,解决过程要遵循及时、正面、委婉的原则,及时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发布事实:说明“无手机课堂”处于方案制定阶段,阐明方案的制定会充分征求广大同学的意见。二是权威对话:邀请较有影响的学生记者采访校学工部、教务处等相关老师,就“无手机课堂”实施的背景、意义和必要性等作线上权威解答。三是精准突破:针对个别“义愤填膺”的学生不能针锋相对,要循循善诱。四是掌握舆论:一方面借助网评员的评论力量,另一方面鼓励支持“无手机课堂”的同学的网络上积极发声,在网络上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线下要解决的是“无手机课堂”举措的推行问题。解决过程要针对新时期学生的自主性强、维权意识强和被重视意识强的特点,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能力。

1.了解动态,释疑解惑。充分了解学生对推行“无手机课堂”的意见和想法,召开主题班会,针对学生的疑虑,详细、耐心地阐明“无手机课堂”实施的原因、意义等。

2.权威对话,榜样示范。组织学生与自己最喜欢的教师、校十佳教师等就“无手机课堂”建设展开对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

3.调查研究,自我教育。组织学生调查对比“无手机课堂”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得出推行新举措的必要性 。

undefined

1:案例处理流程图

三、案例效果

“无手机课堂”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保证了良好的课堂效果,使班级养成了良好的学风。A班以总分第一名被评为校“学风特优班”,被评为浙江省优秀团支部,班级50人,继续深造率达50%(该专业浙江省属高校平均继续深造率为10%)。

案例反思与启示

1.移动电子媒介时代使高校思政工作具有线上和线下两个工作空间

新时期,思政工作中采取线下线上联动将会是常态。在线下的工作中应坚持主体驱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让学生觉得和自己有关的事务自己“能做主”。学生是学生工作的对象,也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在具体的学生工作事务中应双向互动,而不是单向说教,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在线上世界应“先声夺人”,主动发声、积极发声,争取网上舆论的主动权。

2.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畴

1811年,英国工人在勒德的发起下试图通过破坏机器来反对技术和资本主义,当然,我们不能做新勒德主义者,试图通过强制限制学生不使用手机等移动电子产品来保证教育效果。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就好像汽车是腿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一样,电子媒介具有进步的、积极的功能和意义。案例中“无手机课堂”举措的目的不是让手机止步课堂,而是要培养学生使用手机的自控力。如此,加强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移动电子媒介时代的必然要求之一,这也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

3.高校课堂应有“供给侧改革”思维

“无手机课堂”能否让学生抬头,这也和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电子媒介时代,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无边界性使教师的知识优势受到挑战,师生间信息不对称性正逐渐消逝。如果在课堂上教师还在讲台上对着电脑和多媒体屏幕枯燥地照本宣科,即使手机止步课堂,其效果也仅仅是趴头睡觉顶替低头玩手机。当然,有些老师为了适应电子媒介也算是“煞费苦心”,为了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增加视觉刺激、压缩理论阐释,大量地播放视频录像,将学生“喜闻乐见”和课堂轻松愉快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课堂教学也面临退变为一种娱乐活动的危险倾向,真正理性的、严肃的教学内容被挤压到边缘地带。教师一方如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真正吸引学生,也是一项迫切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电子媒介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值得高校思政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